小伙花18万买二手奥迪,送检时却发现重量多80斤,拆解后众人都笑了
创作声明:本文为故事创作,地名人名为化名,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,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 师傅,你这秤是不是坏了?小张指着显示屏上的数字,声音有些颤抖。 1680公斤?这怎么可能! 技师王师傅摇摇头:秤没问题,我刚校准过。你这车标准重量是1600公斤。 多了80斤? 小张的脸色瞬间变白,我才花18万买的,该不会是... 具体什么情况,拆开看看就知道了。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周末,阳光正好。小张站在二手车市场的入口处,手里攥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18万现金,心情既兴...
创作声明:本文为故事创作,地名人名为化名,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,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
"师傅,你这秤是不是坏了?"小张指着显示屏上的数字,声音有些颤抖。
"1680公斤?这怎么可能!"
技师王师傅摇摇头:"秤没问题,我刚校准过。你这车标准重量是1600公斤。"
"多了80斤?"
小张的脸色瞬间变白,"我才花18万买的,该不会是..."
"具体什么情况,拆开看看就知道了。"
01
三个月前的那个周末,阳光正好。小张站在二手车市场的入口处,手里攥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18万现金,心情既兴奋又紧张。
28岁的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,月薪一万二,扣除房租和生活费,每个月能攒下七八千。
为了买这辆车,他整整攒了两年半。更准确地说,是为了相亲成功。
上个月的相亲经历让小张记忆犹新。女孩长得很漂亮,工作也不错,两人聊得还算投机。但当女孩问起他有没有车的时候,小张只能尴尬地摇头。
"现在没车确实不太方便。"女孩客气地说,但小张能听出语气中的失望。
"我平时都坐地铁,环保又省钱。"小张试图挽回。
"嗯,地铁确实挺好的。"女孩敷衍地点点头,然后就开始频繁看手机。
那次相亲不出意外地失败了。回到家,小张躺在床上想了一夜,最终下定决心:必须买车。
"张哥,你终于下决心了!"
同事小李拍拍他的肩膀,"有了车,相亲成功率至少提高50%。"
"希望如此。"
小张苦笑,"不过18万的预算,能买到什么好车?"
"奥迪A4L、宝马3系的二手车应该能找到,就是年份可能老一点。"
小李分析道,"关键是要选车况好的。"
两人在车市里转了一个上午,看了七八辆车。要么价格超预算,要么车况不理想,要么就是年份太老。小张的要求其实不高:外观要过得去,内饰要干净,最重要的是不能有重大事故。
正当小张有些泄气的时候,一辆银灰色的奥迪A4L映入眼帘。车子停在一个角落,没有太多装饰,但光是品牌标志就足够吸引人了。
"这车不错啊!"小李眼睛一亮,"2019年的,外观几乎全新。"
车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,穿着得体,说话客气。他自我介绍叫刘老板,在茶叶行业做了十几年生意。看起来是个成功的商人,谈吐温和,给人感觉很靠谱。
"这车我开了三年,一直很爱惜。"
刘老板拍拍车hood,脸上带着一丝不舍,"你看这漆面,一点划痕都没有。内饰也保养得很好,座椅套从买车第一天就套上了。"
小张绕着车转了一圈,越看越满意。车身线条流畅,没有任何凹陷或补漆痕迹。
轮胎花纹很深,明显不是那种经常跑长途的车。
打开车门,内饰确实很新,真皮座椅包着原厂保护套,中控台一尘不染,连方向盘都包着毛绒套。
"刘老板,您这车平时都怎么用?"小张好奇地问。
"主要就是市内代步,偶尔周末带家人出去转转。"
刘老板解释道,"我工作比较忙,其实开车的时间不多。大部分时候都停在地下车库里。"
这解释了为什么车况这么好。小张继续检查,发现仪表盘显示里程数只有4.2万公里,在同年份的车里算是很少的。发动机舱也很干净,各种管路都没有老化迹象。
"老板,这车您要多少钱?"小张试探性地问,心里已经做好了砍价的准备。
"原价28万买的,现在市面上同款至少要20万。"
刘老板停顿了一下,看了看小张,"不过我比较急用钱,18万你拿走。"
小张和小李对视一眼,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。这个价格比他们上午看到的同款车便宜了整整2万块。小张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。
"18万?"小张再次确认。
"对,18万。"刘老板点点头,"我是真的急用钱,所以价格便宜点。"
小李在小张耳边小声说:"这价格太划算了,赶紧试驾看看。"
"能试驾吗?"小张问。
"当然可以,不试驾怎么能放心买呢?"刘老板很痛快地把钥匙递过来,"你小心点开,我在这等你们。"
小张接过钥匙,手都有些发抖。这是他第一次开奥迪,心情既兴奋又紧张。他小心翼翼地调整座椅和后视镜,然后发动车子。
引擎声音很顺畅,没有任何异响。挂档的时候变速箱很平顺,没有顿挫感。小张慢慢松开手刹,轻踩油门,车子平稳地起步了。
"感觉怎么样?"小李问。
"太棒了!"小张兴奋地说,"比我想象的还要好。"
试驾的路线是车市附近的一条环路,既有红绿灯又有高架桥,可以测试车子的各种性能。
小张发现这车的加速很线性,刹车也很灵敏,方向盘没有跑偏的问题。
最重要的是,车子开起来很安静,隔音效果很好。
"这车真的没问题。"小李坐在副驾驶上也很满意,"18万买这样的车,绝对划算。"
试驾回来,小张已经下定决心。虽然花掉了他所有的积蓄,但这车确实值这个价。更重要的是,有了这辆车,他相亲时就有底气了。
"老板,18万,我要了。"小张看着刘老板,语气很坚定。
"痛快!"刘老板笑着拍手,"不过我有个要求,最好今天就能把手续办完。我明天要出差,急着用这笔钱。"
小张心里暗想,难怪这么便宜,原来是急于出手。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好事,反正钱都带来了,今天就能办完所有手续。
"没问题,我们现在就去车管所。"小张立马点头同意。
下午一点,两人来到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。刘老板准备的材料很齐全,行驶证、登记证、保险单、购车发票,连年检标志都没过期。
排队的时候,小张忍不住又仔细看了看这些材料。购车发票显示原价确实是28万,而且是在奥迪4S店购买的。保险也都是在正规保险公司买的,没有任何问题。
"刘老板,您这车保养得这么好,真舍得卖?"小张问。
刘老板叹了口气:"没办法,生意上遇到点问题,急需资金周转。车子虽然好,但毕竟是消耗品。"
"您做什么生意?"小张好奇地问。
"茶叶生意,主要做一些高档茶叶的批发零售。"刘老板简单介绍道,"这行竞争激烈,资金周转很重要。"
手续办得很顺利,工作人员检查了所有材料,没有发现任何问题。过户费、保险过户、牌照变更,一切都很正常。两个小时后,小张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行驶证。
"恭喜你,车子正式属于你了。"
刘老板笑着和小张握手,"好好开,这车很皮实。"
"谢谢刘老板,以后有机会一定请您喝茶。"小张真诚地说。
"一定,我们也算有缘分。"刘老板收拾好材料,"我还有事要忙,你们慢慢看车。"
看着刘老板匆忙离去的背影,小张心里有些感动。在这个年代,能遇到这么爽快的卖家真不容易。
下午四点,小张开着新车回到公司楼下。虽然还没到下班时间,但他忍不住想和同事们分享这个好消息。
刚停好车,就有同事从办公楼里出来看到了。
"卧槽,张哥发财了?"程序部的小王瞪大眼睛。
"这车至少要25万吧?"设计部的小赵围着车转了一圈。
"内饰真漂亮,还有天窗!"运营部的小陈探头看了看车内。
越来越多的同事围了过来,大家都很好奇小张是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车。
面对同事们羡慕和疑惑的目光,小张详细介绍了买车的经过,特别强调了18万的超低价格。
"18万?真的假的?"小王不敢相信,"这车二手市场至少要22万。"
"千真万确,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。"小张拍拍车顶,"可能是我人品好吧。"
"张哥,你这是捡到宝了!"小陈羡慕地说,"同款车我在网上查过,最便宜也要20万出头。"
"你们说,这车不会有什么问题吧?"小赵有些担心,"这么便宜,会不会是事故车?"
这句话让小张心里咯噔一下。买车的时候他确实只顾着兴奋,没有仔细检查过是否有事故痕迹。
"应该不会吧。"小张有些不确定,"手续都很齐全,而且车主看起来很靠谱。"
"最好找专业的地方检查一下。"小赵建议道,"事故车的隐患很大。"
晚上回到家,小张把买车的事告诉了室友小王。小王听完后也很兴奋,但同样对这个价格表示怀疑。
"张哥,你真的运气太好了。"小王说,"不过保险起见,还是检查一下比较好。"
"我也是这么想的。"小张点点头,"明天周末,我去4S店做个检查。"
第二天是周六,小张睡了个懒觉,然后提前一小时出门上班。他想体验一下开车上班的感觉,顺便熟悉一下车子的各种功能。
车子启动后,小张特意调了调座椅和后视镜,把音响声音调到合适的音量。开车的感觉确实比坐地铁好很多,不用担心挤不上车,也不用忍受地铁里的各种气味。
路上遇到红绿灯,旁边车道的司机朝他的车投来赞许的目光。有个开宝马的大叔甚至降下车窗,竖起大拇指说:"不错的车!"小张感觉自己瞬间有了面子,开车的姿势都更加挺拔了。
到了公司停车场,保安大爷主动跟他打招呼:"小张,买新车了?奥迪啊,不错!"
"谢谢大爷夸奖。"小张停好车,锁好门,心里美滋滋的。
上班的时候,同事们还在讨论小张的新车。有人说他运气好,有人说他眼光准,也有人担心车子可能有隐患。
"张哥,你这车开起来感觉怎么样?"小李问。
"非常好,比我预期的还要好。"小张如实回答,"动力足,噪音小,开起来很舒服。"
"那就好,说明没什么大问题。"小李说,"不过该检查的还是要检查。"
接下来的两周,小张对这辆车爱不释手。每天下班后,他都要在车里坐一会儿,享受这种拥有感。有时候甚至会打开音响,听着音乐发呆。
周末的时候,小张特意开车带父母去了趟郊外。老两口坐在宽敞的后排,脸上满是自豪。
"我儿子有出息,买得起奥迪了。"妈妈在亲戚群里发了张和车子的合影,很快就收到了一堆点赞和恭喜。
"这车真不错,坐着很舒服。"爸爸也很满意,"不过你要注意安全,开车别急躁。"
"我知道,我开得很小心。"小张保证道。
但是,好景不长。开车一个月后,小张开始注意到一些问题。
首先是油耗偏高。按照奥迪官方的数据,A4L的百公里油耗应该在7-8升左右,但小张的车显示要9-10升。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开车习惯的问题,毕竟是新手,开得比较谨慎,经常缓踩油门。
其次是动力感觉不太够。特别是起步的时候,总觉得车子有点沉,需要深踩油门才能有较好的加速感。高速上超车时,也不如试驾时那么轻快。
还有就是噪音问题。虽然整体隔音还不错,但总感觉发动机声音比试驾时大一些,特别是急加速的时候。
"可能是磨合期还没过。"小张这样安慰自己,"新手开车,还需要适应。"
但是到了第二个月,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改善,反而更加明显了。油耗居然升到了11升,这让月薪一万二的小张有些吃不消。按照现在的油价,每个月光油费就要一千多块。
更让小张困扰的是,几个朋友坐过他的车后,都觉得有些"不对劲"。
"张哥,你这车是不是有问题啊?"小李坐了一次副驾驶后,皱着眉头说,"感觉起步好肉,而且发动机噪音也比较大。"
"会不会是需要保养了?"小张试着解释。
"可能吧,不过我坐过朋友的同款车,感觉比你这个轻快多了。"小李的话让小张更加担心。
回到家,室友小王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:"张哥,你这车开起来是不是有点费劲?我感觉像是拖着什么重东西。"
"拖着重东西?"小张觉得这个比喻很奇怪,"车里没放什么重的啊。"
"就是个感觉,可能是我多想了。"小王说,"不过你最好还是检查一下。"
周末,小张把车开到附近的汽修店做了个小保养。师傅换了机油和滤芯,还检查了火花塞和空气滤芯。
"小伙子,你这车没什么大问题。"
师傅擦着手说,"发动机工况正常,变速箱也没问题。可能是你开车习惯需要调整。"
"那为什么油耗这么高?"小张问。
"新手都这样,慢慢就好了。"
师傅安慰道,"你多跑跑高速,把积炭清理一下。"
但是保养完回来,问题依然存在。油耗还是高,动力还是肉,噪音还是大。更让小张郁闷的是,又有几个朋友坐过他的车后,都觉得这车"不太正常"。
"会不会是买到事故车了?"
室友小王再次提醒,"你当时太急了,没有好好检查。"
"或者是泡水车?"
同事小陈也加入了讨论,"泡水车的隐患很多,而且不容易发现。"
这些话让小张心里越来越不安。他开始在网上查资料,学习如何识别事故车、泡水车、调表车等问题车辆。越查越心慌,因为他发现自己当时确实太草率了,只看了外观和手续就决定买下。
"不行,我得找专业的地方检查一下。"
小张下定决心,"不能再这样提心吊胆下去了。"
02
一个周六的上午,小张开车来到市区最大的奥迪4S店。他在网上查过,这家店的检测设备最先进,技师经验也最丰富,如果这里都查不出问题,那基本就可以放心了。
4S店的接待区很宽敞,墙上挂着各种奥迪车型的宣传海报。小张在前台登记后,被安排到服务顾问那里咨询。
"您好,请问需要什么服务?"服务顾问是个年轻的小姑娘,态度很专业。
"我想给车做个全面检测。"小张说明来意,"感觉车子有些问题,但又说不清楚。"
"好的,我安排技师给您详细检查。请问具体有什么症状?"
小张详细描述了车子的各种问题:油耗高、动力不足、噪音大等等。服务顾问认真做了记录,然后带他到了维修车间。
技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工牌上写着"王师傅"。他看起来很有经验,说话也很专业。
"先简单看看。"王师傅打开发动机盖,检查了一下发动机的外观,"发动机看起来没问题,我们用电脑检测一下。"
电脑检测进行了十几分钟,王师傅连接各种传感器,检查发动机、变速箱、ABS等系统的数据。小张在一旁紧张地等待,生怕检测出什么大问题。
"发动机系统正常,没有故障码。"王师傅看着电脑屏幕说,"变速箱数据也都正常。"
"那为什么油耗这么高?"小张问。
"我们再看看其他方面。"王师傅说,"先把车升起来检查底盘。"
车子被升起来后,王师傅拿着手电筒仔细查看底盘的每个部位。排气管、油箱、悬挂系统、刹车系统,每个地方都不放过。
"底盘没有撞击痕迹,悬挂支臂也都是原厂件。"王师傅一边检查一边解释,"油箱也没有变形,排气管也正常。"
小张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些,看来不是事故车。
"会不会是调表车?"小张担心地问。
王师傅检查了仪表盘和发动机的磨损程度:"从各种迹象看,里程数应该是真实的。座椅磨损、方向盘磨损都符合4万多公里的标准。"
"那到底是什么问题?"小张越来越困惑。
"别急,我们继续检查。"王师傅很耐心,"有时候问题不在大的方面,可能是一些细节问题。"
接下来的检查更加细致。王师傅检查了轮胎的磨损情况,发现四条轮胎磨损很均匀,没有偏磨现象。刹车片厚度也正常,刹车盘没有划痕。
"轮胎和刹车系统都没问题。"王师傅说,"我们检查一下进气系统。"
空气滤芯很干净,没有堵塞。节气门也很干净,没有积炭。燃油滤芯是新换的,看起来刚保养过。
"进气系统也正常。"王师傅有些困惑,"按理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。"
检查进行了快两个小时,车子的主要系统都查过了,但还是没有找到明显的问题。王师傅也觉得奇怪,按照检查结果,这车应该没什么毛病。
"师傅,还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吗?"小张有些着急。
王师傅想了想:"要不我们称个重看看?有时候车辆载重过大也会影响油耗和动力。"
"称重?"小张觉得有些意外,"车里没放什么重东西啊。"
"例行检查,看看车辆整体重量是否正常。"王师傅解释道,"如果重量异常,可能说明某些地方有问题。"
这本来只是个例行检查,王师傅也没太在意。在4S店里,称重是个很常见的检查项目,主要是为了确认车辆是否有结构性改变。
王师傅把车开到维修车间角落的地磅上。这是一台精密的电子地磅,专门用于称量汽车重量。他熟练地操作着控制面板,校准设备。
"这台秤很准,误差不超过1公斤。"王师傅介绍道。
小张站在一旁看着显示屏,等待结果。按照他的了解,奥迪A4L的重量应该在1.6吨左右,这是个很标准的数据。
几秒钟后,显示屏上出现了数字:1680公斤。
王师傅愣了一下,又仔细看了看屏幕上的数字。然后他皱起了眉头,表情变得严肃起来。
"小伙子,你这车有点问题。"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凝重。
"什么问题?"小张心跳开始加速,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"重量不对。"王师傅指着屏幕上的数字,"奥迪A4L的标准重量是1600公斤,你这车显示1680公斤。"
小张瞪大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个数字:"多了80公斤?这怎么可能?"
"我也觉得奇怪。"王师傅重新检查了一遍设备,"我们再称一遍,确认一下结果。"
王师傅重新启动了称重系统,仔细校准了设备,然后再次称重。几分钟后,显示屏上再次出现了同样的数字:1680公斤。
"确实多了80公斤。"王师傅确认道,分毫不差。
小张的脸色变得煞白,他感觉腿都有些发软。80公斤,那可是160斤,一个成年人的重量。这车里到底藏着什么?
"师傅,这说明什么?"小张的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王师傅严肃地分析:"有几种可能。第一,车子可能改装过,加装了什么重型配件。第二,可能有结构性损伤,修复时用了额外的材料增加了重量。第三..."
他停顿了一下,看了看小张苍白的脸色,小心地说:"第三,车里可能藏着什么东西。"
"藏东西?"小张完全没想到这种可能。
"有些车主会在车里的隐蔽空间放一些物品,比如工具、配件、备用材料什么的。"王师傅解释道,"80公斤不是小数目,肯定是有什么大件物品。"
小张想起了卖车给他的刘老板,那个做茶叶生意的中年男子。当时刘老板表现得很急切,急着出差,急着要钱。难道他在车里留下了什么重要的东西?
"师傅,能查出来藏在哪里吗?"小张急切地问。
"这就需要仔细检查了。80公斤的东西,不会藏在明显的地方。"王师傅说,"我建议做个深度检测,把车子的一些隐蔽空间都检查一遍。"
"深度检测需要多少钱?"小张问,虽然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车里到底藏着什么。
"如果只是检查,不拆解的话,500块钱。如果需要拆解一些内饰板,可能要1000块。"王师傅说明费用。
小张没有犹豫:"做,一定要查清楚问题在哪里。不管多少钱我都要搞明白。"
这时候,车间里来了几个其他的客户,他们听到王师傅和小张的对话,都好奇地围了过来。
"多了80公斤?"一个中年男子惊讶地问,"这是什么概念?"
"相当于多了一个成年人的重量。"王师傅解释道。
"我的天,车里藏了个人?"一个女客户开玩笑说,引来一阵笑声。
但小张笑不出来,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想车里到底藏着什么。会不会是什么违禁品?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?
"师傅,万一里面的东西有问题怎么办?"小张小声问王师傅。
"先看看再说,不要自己吓自己。"王师傅安慰他,"也许就是前车主放了些工具或者备件忘了拿走。"
下午一点,深度检测正式开始。王师傅叫来了另外两个技师一起帮忙,三个人分工合作,准备对车子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。
"我们从车头开始,一点一点查。"王师傅制定了检查计划,"80公斤的东西,肯定有迹可循。"
首先检查发动机舱。三个技师把发动机罩完全打开,仔细查看了每个角落。空气滤芯盒、电瓶、水箱、各种管路,每个可能藏东西的地方都仔细检查了。
"发动机舱没有异常。"年轻技师小陈汇报道。
然后是驾驶室。他们检查了座椅下方、手套箱、中控台的各个储物空间,甚至连脚垫都掀起来看了。除了一些车主常备的小物件——纸巾、充电器、停车卡等,没有发现什么重物。
"驾驶室也正常。"另一个技师说。
围观的客户越来越多,大家都很好奇这80公斤的重量到底来自哪里。有人猜测是改装件,有人怀疑是修理时加的材料,还有人开玩笑说可能是藏了金银珠宝。
"小伙子,你这车有故事啊。"一个老客户笑着说,"买车送谜题。"
检查进行得很慢,因为需要非常仔细。每个可能的空间都要打开看,每个可疑的地方都要敲敲听听声音。小张在一旁紧张地看着,手心里全是汗。
接下来是后排座椅。技师们把后排座椅的靠背放倒,仔细检查了座椅下方的空间。这里通常会有一些线束和管路,还有一些车载设备,但也没有发现多余的重物。
"后排也没发现异常。"小陈说。
两个小时过去了,车子的大部分区域都查过了,但还是没有找到那多出来的80公斤重量。王师傅也有些困惑,这种情况他很少遇到。
"会不会在后备箱?"王师傅提议,"那里是最后的可能了。"
小张点点头:"后备箱我平时就放些常用的东西,应该没什么重的。"
围观的人群也跟着来到后备箱前,大家都很好奇这个谜题的答案。
小张打开后备箱,里面确实只有一些日常用品:一箱矿泉水、工具包、雨伞、充电器、洗车用品等等。
王师傅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,放在旁边的推车上。
然后找来电子秤,把所有东西都称了一下重量。
"总共18公斤。"
王师傅公布结果,"还差62公斤。"
这时候,王师傅开始仔细观察后备箱的结构。
他用手敲了敲后备箱的底板,发出"咚咚"的声音。又敲了敲侧壁,声音明显不一样。
"声音不对。"王师傅皱着眉头,"这里好像是空的。"
他又敲了敲后备箱底板的其他地方,发现声音确实有差异。有些地方声音很实,有些地方声音很空。
"小伙子,你同意我们拆开看看吗?"王师傅问,"可能需要拆一些内饰板。"
小张毫不犹豫地点头:"拆吧,我一定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"
围观的人群更多了,连其他车间的技师都过来看热闹。大家都很好奇,这80公斤的谜题到底如何解开。
03
下午三点半,拆解工作正式开始。
王师傅先拆下了后备箱的侧护板,露出了车身的金属结构。
里面确实有一些空间,但都是车辆原有的结构空间,没有发现异常物品。
"侧面没问题。"王师傅说,"我们看看底板。"
后备箱底板是一块厚厚的隔音板,看起来和普通车辆没什么区别。但是王师傅用工具敲击时,发现声音确实有些异常。
"这下面肯定有问题。"王师傅确定地说,"声音明显是空的。"
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兴奋,有人开始猜测里面可能藏着什么:
"会不会是金银珠宝?"
"可能是重要文件?"
"说不定是古董字画?"
"80公斤,得多大的东西啊?"
小张听着大家的猜测,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里面藏着什么违法的东西,那样的话他就麻烦大了。
王师傅用专业工具小心地撬开底板。这块板子比想象中要重,而且下面确实有额外的空间。当底板被完全掀开后,下面的情况让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这是一个人工挖出的储物空间,大约有20厘米深,50厘米长,30厘米宽。空间不算很大,但足以放下不少东西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空间现在是空的。
"空的?"小张瞪大眼睛,"那重量是哪来的?"
王师傅也很困惑,他仔细检查了这个空间的结构。发现这确实是后来改装的,而且工艺很精细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
"这个空间是后来加的,但现在是空的。"王师傅分析道,"会不会还有其他地方?"
年轻技师小陈提议:"要不我们检查一下备胎仓?"
王师傅点点头,开始检查备胎仓。备胎在原位,看起来没有异常。但是当他用手敲击备胎仓底部时,声音明显不对。
"这里还有空间!"王师傅兴奋地说。
原来,备胎仓下面还有一层隔层。王师傅发现备胎仓的边缘有几个不太明显的螺丝,看起来是后来安装的。
"这车改装得挺复杂啊。"王师傅感叹道,"专门设计了多层储物空间。"
围观的人群更加兴奋了,有人开始录视频,说要把这个"宝藏挖掘"过程记录下来。
4S店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过来看热闹,连店长都亲自过来了解情况。
"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。"店长也很好奇,"车主改装得真专业。"
王师傅开始拧备胎仓底部的螺丝。这些螺丝明显是后来安装的,因为螺纹上还有新的痕迹,而且使用的螺丝型号和车辆原装螺丝不一样。
"看起来确实有人动过这里。"王师傅一边拧螺丝一边说,"而且是经常使用的样子。"
小张站在一旁,手心里全是汗。他越来越担心车里会发现什么不该有的东西。如果真的是违禁品,他这个无辜的买家可就倒霉了。
"师傅,万一里面的东西有问题怎么办?"小张小声问。
"先看看再说,不要自己吓自己。"王师傅安慰他,"也许就是前车主的一些个人物品。"
螺丝一共有八颗,都很紧,需要用电动工具才能拧下来。王师傅很小心,生怕损坏了车辆的结构。
"这些螺丝拧得很紧,说明里面的东西很重要。"小陈分析道。
十几分钟后,所有螺丝都被拧下来了。
王师傅和小陈一起,小心地抬起了备胎仓的底板。
这块底板比想象中要重,两个人才能抬起来。
当底板被完全掀开的瞬间,一股特殊的味道飘了出来。
"这是什么味道?"有人问。
小张的心里咯噔一下。
随着一阵"咔嚓"声,最后一块挡板被撬开了。
当王师傅完全掀开最后一层隔板时,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景象让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。
王师傅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小张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景象,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...
04
整个隐蔽空间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型仓库,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包装精美的盒子。
"我的天!"围观的人群中传来惊叹声。
"这么多东西!"
"难怪车子这么重!"
小张蹲下身子,仔细查看这些物品。最显眼的是一排排茶叶盒,包装都很精美,上面印着各种名贵茶叶的名字:金骏眉、大红袍、铁观音、普洱茶、龙井茶等等。每个盒子都不小,看起来很有分量。
王师傅拿起一个盒子仔细查看:"这是金骏眉,看包装就知道不便宜。"
小张接过盒子,发现包装确实很精美,上面还有防伪标签。盒子上标注着"特级金骏眉,250克装",看起来是高档礼品装。
"这一盒得多少钱?"围观的一个客户好奇地问。
小张翻看盒子,在底部发现了一个小标签,上面写着"150元"。
"150块一盒,这还只是茶叶。"小张有些震惊。
随着清理的深入,大家发现这个隐藏的储物空间比想象中还要丰富。除了各种茶叶,还有大量的保健品:人参、冬虫夏草、燕窝、鹿茸、灵芝等等,都是包装精美的礼盒装。
"这盒冬虫夏草标价2800元!"小张拿起一个盒子,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"还有这个,野生人参,800元一盒。"小陈也发现了高价商品。
王师傅继续往外拿东西,发现除了茶叶和保健品,还有一些高档酒类。五粮液、茅台、剑南春,每一瓶都是市面上的热门商品,而且都是礼品装。
"这瓶茅台标价1299元。"王师傅举起一瓶酒给大家看。
随着物品越拿越多,围观的人群发现这简直像一个高档礼品的展示厅。每件商品都有精美的包装,每个包装上都贴着价格标签,看起来像是专业的商品库存。
"这得值多少钱啊?"有人忍不住问。
小张粗略数了一下可见的物品,光是茶叶就有三十多盒,保健品二十多盒,酒类十几瓶。按照标签上的价格,这些东西的价值相当可观。
就在这时,王师傅在隐蔽空间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本子。他拿起来翻了翻,发现这是一个详细的货品清单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商品的信息。
"这是什么?"小张接过本子。
本子的封面写着"刘志明的货品清单",下面是详细的商品记录:
"金骏眉茶叶(特级),150元/盒,库存:25盒"
"野生人参礼盒,800元/盒,库存:12盒"
"燕窝礼盒(高档),1200元/盒,库存:8盒"
"冬虫夏草礼盒,2800元/盒,库存:6盒"
"茅台酒(礼盒装),1299元/瓶,库存:10瓶"
......
清单很详细,记录了每种商品的名称、价格、数量,甚至还有进货时间和供应商信息。小张越看越惊讶,按照这个清单,这些货品的总价值居然超过了5万元!
"这个刘志明应该就是前车主。"王师傅分析道,"看起来他是专门做这些高档礼品生意的。"
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更激烈的议论声:
"5万块的货!"
"这小伙子发财了!"
"买车送货,还是这么贵的货!"
"前车主也太大方了吧!"
小张心情复杂,一方面为这个意外收获感到震惊和兴奋,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些货品的来源是否合法。他掏出手机,准备给刘老板打电话询问情况。
电话很快接通了,传来刘老板熟悉的声音:"小张,怎么了?车子有问题吗?"
"刘老板,我在4S店检查车子的时候,发现后备箱下面有很多货品..."小张简单说明了情况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,然后传来刘老板的笑声:"哎呀,我忘了!那些是我的货,当时急着卖车,把这事给忘了。"
"这些货..."小张试探地问,"都是正规的吗?"
"当然是正规的!"刘老板的声音很肯定,"都是我正常渠道进的货,有发票有证明。我做了十几年生意,从不搞违法的东西。"
听到这话,小张稍微放心了一些:"那这些货您还要吗?我可以还给您。"
"我现在在外地出差,短期内回不去。"刘老板想了想,"而且我现在转行做别的生意了,这些货留着也没用。这样吧,这些货就当我送给你的,权当是忘记清理车子的补偿。"
"这...这怎么好意思,这么贵重的东西。"小张有些不知所措。
"没关系,我们做生意的,这点货不算什么。"刘老板很大方地说,"你一个年轻人不容易,就当我帮你一把。不过有个要求,如果你不需要这些货,可以帮我处理掉,按市价卖了就行,不要低价甩卖。"
小张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:"刘老板,您人太好了!真的太谢谢您了!"
"不用客气,我们也算有缘分。"刘老板笑道,"对了,清理了那些货之后,你的车应该就正常了。那些东西确实很重,影响车子性能。"
挂了电话,小张把通话内容告诉了王师傅和围观的人群。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,纷纷恭喜他遇到了这样的好事。
"小伙子,你运气真是太好了!"王师傅竖起大拇指,"买车送货,还是这么值钱的货。"
"这下你发财了!"一个围观的客户羡慕地说,"5万块的意外收获!"
"你们说,前车主为什么把车当仓库用?"有人好奇地问。
王师傅解释道:"应该是做微商的,经常要送货,把车改装成移动仓库比较方便。这种改装我见过几次,主要是为了方便随时取货。"
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清理这些货品。4S店的工作人员找来了几个大纸箱,帮小张把所有东西都分类装好。茶叶类装一箱,保健品类装一箱,酒类单独装一箱,其他杂项装一箱。
清理工作进行了一个多小时,最终清理出来的货品装满了六个大箱子。除了清单上记录的商品,还发现了一些没有记录的物品:高档丝巾、名牌钱包、精美首饰盒等等,看起来都是用来搭配销售的。
"按照清单上的价格计算,再加上这些额外的商品,总价值应该在6万元左右。"小张仔细计算后得出结论。
围观的人群对这个数字都感到震惊。一个花18万买的二手车,里面竟然还藏着6万块钱的货品,这种好事简直像中彩票一样。
清理完货品后,王师傅重新给车子称了重。这次显示的数字是1598公斤,比标准重量还轻了2公斤,完全在正常范围内。
"现在重量完全正常了。"王师傅满意地说,"你可以试驾一下,感受一下区别。"
小张发动车子,立刻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。起步变得轻快,加速更加有力,连发动机的声音都更加顺畅了。
"太明显了!"小张兴奋地说,"完全像换了一辆车!"
他开着车在4S店的试驾道路上跑了一圈,感觉整个车子的性能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。油门反应灵敏,变速箱换挡平顺,噪音也明显降低了。
"这就对了。"王师傅点头说,"80公斤的额外重量确实会严重影响车子的性能。"
下午六点,所有的检测和清理工作都完成了。小张付了1500块的检测费(比原定价格多了500块,因为拆解工作比较复杂),但心里完全没有任何不满,因为他不仅解决了车子的问题,还意外获得了价值6万元的货品。
临走前,王师傅提醒小张:"这些茶叶和保健品都是有保质期的,你最好尽快处理掉。而且这些都是好东西,不要低价甩卖,可以慢慢找合适的买家。"
"我知道,我会好好处理的。"小张感激地说。
店长也过来恭喜小张:"这种事情真是少见,您运气太好了。以后有什么需要,欢迎再来我们店。"
开车回家的路上,小张一边开车一边感慨今天的神奇经历。早上出门的时候,他还在为车子的问题发愁,现在不仅问题解决了,还有了一笔意外财富。
车子现在开起来真的像换了一辆,动力充沛,响应灵敏,完全没有之前那种沉重的感觉。小张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油耗这么高了,80公斤的额外重量确实会让发动机负担很重。
后座上堆着六个大箱子,里面装着他的意外收获。虽然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东西,但小张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05
回到家,室友小王看到小张搬着大箱子进门,好奇地问:"张哥,你这是去进货了吗?"
"比进货还好。"小张兴奋地把今天的经历详细讲了一遍。
小王听完后目瞪口呆:"你这运气也太逆天了吧!不仅车子问题解决了,还白得了6万块的货?"
"是啊,我自己都觉得像做梦。"小张打开一个箱子,拿出一盒金骏眉茶叶,"我们先尝尝这茶怎么样。"
两人泡了一壶茶,香气确实很浓郁,口感也很好。小王喝了一口,连连点头:"这茶真不错,比我平时喝的强太多了。"
接下来的几天,小张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处理这些货品。他首先在网上查了查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,发现刘老板标注的价格基本上就是市场零售价,有些甚至还要便宜一些。
"看来刘老板确实是个实诚人。"小张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恩人更加感激。
周一上班,小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,简单介绍了货品的来源和品质,配了几张商品照片。没想到立刻就有很多人询问。
公司的同事们听说小张有好茶叶,纷纷要求购买。特别是那些中年同事,对高档茶叶和保健品很感兴趣。
"小张,你这茶叶质量怎么样?价格多少?"财务部的李姐问。
"绝对正品,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一些。"小张保证道,"我自己也品尝过了,质量确实很好。"
"那给我来两盒金骏眉,正好送给我爸。"李姐很痛快。
就这样,第一天小张就卖出去了价值3000多元的商品。看到这些货品这么受欢迎,他信心大增,开始制定详细的销售计划。
他把商品按类别分组:茶叶类、保健品类、酒类、其他类。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。
茶叶类主要面向喜欢喝茶的中年人群,特别是公司的同事和朋友的父母。这类客户注重品质,价格接受度也比较高。
保健品类主要面向注重健康的人群,以及需要送礼的客户。这类商品价格较高,但需求量也很大。
酒类主要面向商务人士和需要送礼的客户。高档酒类在商务场合和节日送礼时很受欢迎。
小张还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,把有购买意向的客户都拉进来,定期发布商品信息和优惠活动。
一周后,小张的"副业"已经小有名气了。不仅公司的同事们经常找他买东西,连朋友的朋友也开始介绍过来。他的客户群体迅速扩大,包括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的人群。
"张哥,你那个冬虫夏草还有吗?我老妈听说效果特别好。"小李在微信上问。
"还有,不过价格不便宜,2800一盒。"小张回复。
"没关系,只要是正品就行。我妈身体不好,值得花这个钱。"小李很快就转了账。
短短一周时间,小张已经卖出了价值2万元的货品。除了现金收入,他还用一些茶叶和同事们换了不少人情,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。
"小张现在可是我们办公室的红人。"小王开玩笑说,"有了这些好货,你说话都有底气了。"
但真正让小张没想到的是,这件事竟然帮他解决了另一个重要问题——脱单。
销售部的小美一直是公司的女神级人物,平时和小张很少说话。但自从知道小张有好茶叶后,她主动找他买了几盒给家里长辈。
"小张,你这茶叶真的很不错,我爸喝了直夸好。"小美在茶水间遇到小张时主动搭话。
"那就好,叔叔喜欢就行。"小张有些紧张,毕竟面对的是公司公认的女神。
"你是怎么弄到这些好东西的?感觉你挺有商业头脑的。"小美笑着问。
小张就把买车遇到意外收获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。小美听完后,对小张刮目相看:"你运气真好,不过更重要的是你处理得很聪明。"
"其实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"小张谦虚地说。
"有空一起喝茶聊天吧,我对做生意很感兴趣。"小美提议。
这个邀请让小张喜出望外。他早就对小美有好感,但一直没有机会接近。没想到这次意外收获还成了两人接触的桥梁。
第一次约会安排在周末的一个茶馆。小张特意带了几种不同的茶叶,想让小美品尝一下。
"这个金骏眉确实很香。"小美品了一口茶,"你现在应该赚了不少吧?"
"还可以,主要是成本低。"小张如实说道,"不过我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,毕竟货品有限。"
"你可以考虑长期做这个生意。"小美建议道,"联系一些茶叶厂家,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。现在大家都注重生活品质,好茶叶和保健品的市场很大。"
小美的建议很有道理,她分析了市场前景和发展方向,让小张对这个"副业"有了新的认识。
"你考虑过创业吗?"小美问。
"创业?"小张有些犹豫,"我一个程序员,对做生意还是外行。"
"谁都是从外行开始的。"小美鼓励他,"而且你有一个最大的优势——人品好,大家都信任你。"
确实,这段时间的销售过程中,几乎所有买家都是冲着对小张的信任来的。没有人怀疑过货品的质量,也很少有人讨价还价。
随着接触的增多,小张发现小美不仅人美,而且很有想法。她经常给小张一些商业建议,帮他分析市场和客户需求。两人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。
一个月后,小张的货品基本销售完毕,总收入达到4.5万元。虽然比清单上的价格略低,但考虑到这些都是意外收获,小张已经非常满足了。
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次经历,小张不仅解决了车子的问题,还赚了一笔钱,交了很多新朋友,甚至还得到了心仪女孩的青睐。
"你现在可是人生赢家了。"小王羡慕地说,"车子问题解决了,钱也赚了,女朋友也快有了。"
小张和小美的关系确实发展得很顺利。两人经常一起讨论生意上的事情,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升温。
"小张,我觉得你真的可以考虑辞职创业。"小美认真地建议,"以你现在的经验和人脉,完全可以做大这个生意。"
小张认真考虑了小美的建议。确实,这段时间的销售经历让他对商业有了新的认识,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。
两个月后,小张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。他利用这次意外收获的资金作为启动资金,注册了一家小公司,专门经营高档茶叶和保健品。小美也辞职加入了他的公司,两人成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伙伴。
"我们从一个意外的发现开始,现在要一起创造未来。"小美感慨地说。
"如果没有那次车子重量异常,可能我们永远不会有今天。"小张紧握着小美的手,"有时候,问题就是机遇的另一种形式。"
公司成立后,小张利用之前建立的客户关系,迅速打开了市场。他坚持正品经营和诚信服务的原则,客户们都很信任他。很多人不仅自己买,还会介绍朋友来买。
半年后,公司的月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0万元。小张不仅把当初买车的18万赚了回来,还在市区买了一套小公寓。
一年后,小张和小美步入了婚姻殿堂。婚礼当天,小张特意邀请了刘老板参加。这个改变他命运的恩人,专门从外地赶来参加婚礼。
"小张,你现在可比我这个老板厉害多了。"刘老板拍着小张的肩膀笑道,"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你走上了创业之路。"
"都是您当初的成全,我永远记得您的恩情。"小张真诚地说。
"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和缘分,你两样都有。"刘老板说,"我相信你的生意会越做越大。"
确实如刘老板所说,小张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。由于他一直坚持正品经营和诚信服务,客户口碑越来越好。公司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,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员工。
"你知道吗?我现在最感谢的就是那次车子重量异常。"小张对小美说,"如果没有那次检查,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那些货品,也不会有今天的一切。"
"是啊,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,都可能是命运的安排。"小美深有感触地说,"关键是要有发现机遇的眼光和把握机遇的勇气。"
现在,每当有朋友问起小张的创业经历,他总是会讲起那次买车的故事。一个看似简单的车辆重量异常问题,最终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轨迹。
"所以我经常对朋友们说,"小张总结道,"生活中不要害怕遇到问题,因为问题的背后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。关键是要有好奇心去探索,有勇气去面对,还要有诚信去经营。最重要的是,要学会把握每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瞬间。"
那辆给他带来好运的奥迪A4L,现在依然是小张的座驾。每次开车,他都会想起那个改变命运的下午,想起王师傅撬开隔板时大家惊讶的表情,想起刘老板大方的赠与,想起第一次和小美聊天时的紧张和兴奋。
小张经常开玩笑说:"这辆车不仅载着我,还载着我的事业、我的爱情,以及我对未来的所有希望。"
三年后的今天,小张的公司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高档茶叶和保健品供应商。他们不仅有稳定的线下客户,还开发了网上商城,业务范围覆盖了整个省份。
更让小张感到幸福的是,小美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。每当抱着儿子的时候,小张都会想起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,心中充满感激。
所有的一切,都从那多出来的80斤开始。一个意外的发现,开启了一段传奇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