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00亿美元投资背后,日本会成赢家还是冤大头?
美国和日本又在玩“贸易协议大戏”!站在群众角度扒一扒5500亿美元投美的那些“小九九” 说句糙话一个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,从天而降,砸得全球一脸懵。昨天还在“吵架”、今天就携手握手言和,幕布一掀,全球都看得一愣一愣的。这是一份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、投资的巨轮说开就开的契约精神吗?还是一场华丽丽的政治秀?咱可不是杞人忧天,且不说巨款从何而来,单是这协议的具体操作,倒像是小品台词“你出钱,我拍脑袋,最后谁挣钱谁说了算!”看看白宫对外甩出一份800来字的事实清单,想糊弄谁呢?今天,就带大家用“放大...
美国和日本又在玩“贸易协议大戏”!站在群众角度扒一扒5500亿美元投美的那些“小九九”
说句糙话一个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,从天而降,砸得全球一脸懵。昨天还在“吵架”、今天就携手握手言和,幕布一掀,全球都看得一愣一愣的。这是一份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、投资的巨轮说开就开的契约精神吗?还是一场华丽丽的政治秀?咱可不是杞人忧天,且不说巨款从何而来,单是这协议的具体操作,倒像是小品台词“你出钱,我拍脑袋,最后谁挣钱谁说了算!”看看白宫对外甩出一份800来字的事实清单,想糊弄谁呢?今天,就带大家用“放大镜”好好扒一扒,这锅日美贸易粥到底熬的啥料!
抢新闻、刷流量风头,这招特朗普可是轻车熟路。这场协议签署地儿选在华盛顿,一副“沉稳大气正能量”的背景,你要是刚追完美剧,估计都能脑补出总统推开门、记者聚光灯的画面……可惜,泡面的热乎劲儿,最终拗不过细细翻刨的现实问题怎么,一口气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,你家安倍晋三是哪挖的矿、捡的宝?哈德逊研究所的大牛斯拉西奇就打趣这架势像是开着直升机撒钱——但问题是,钱到底啥时候落地,谁来买单?更别提协议里那些“互惠关税”“半导体国最惠国待遇”……听起来高大上,细看下去,水分多得比矿泉水厂还有门道。
咱换个角度问一句,这5500亿美元到底是“最高可达”还是“稳稳当当直接给”?答案一晃二闪,和老北京胡同口的三轮车似的,说拐就拐。板上钉钉的不多,大差不差的倒是不少。你让我信还是让我笑呢?最绝的还是美国那位部长,直接说项目由美国主导,利润90%给美国,日方当“银行家”不做“运营商”。这协议一听就是“我想挣钱你出钱,成不成?”照这个路数,日本投再多,怕也是喝汤都喝不上热乎的。
贸易谈判讲究你来我往,可美日这场新协定怎么怎么像是临期开演背本儿美国那边,“剪彩带子”早备好,嘴上说“创新性协议”,手里算盘早打得震天响。日本呢?刚经历参议院选举失利,还没缓过神儿,立马表决心“中美都要哄好”。结果一算美国车关税减半、绝大部分品类15%的互惠税率,还要多买美国大米、半导体国最惠国待遇……这买卖,乍一看日本占点便宜,细掰掰,全是羊毛出在别人的猪身上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普通老百姓说得实诚“这5500亿美元要是真砸进美国,那日本岂不是成了大冤种?”网上戏称“特朗普只要发推特,日本企业集体抱头鼠窜”,一点不夸张。这种巨额投资可不是买个汉堡那么随意,从软银到新日铁,历史上日本的对美投资有多少真心实意,最后又赚了多少盆满钵满?群众很会算账,一点也不傻。
另一拨带着放大镜的分析师则说得明白政府能不能让企业乖乖投钱?未必。私营经济讲究市场与利润,什么一纸承诺,到了真金白银下场,企业老板真得掏出儿子压岁钱?木内登英就直言不讳这5500亿,说穿了就是空头支票。看看当年那么多投资协议,许多都是“蓝图画得大、大饼摊得圆”,最后呢?打水漂呗!
看热闹不嫌事大,协议甫一签署,市场“短暂”松了口气。日元、美元波动了一小会儿,华尔街的资本大亨们喝了口咖啡,继续掰着手指算别的机会。表面上,双方满意得很,美国一副“老大哥罩你”气势,日本外交部也在媒体前“信誓旦旦”,声称这协议“有史以来最优化”,落得个皆大欢喜。
可是,水下的暗流却越来越冷。特朗普团队后续小动作没断,白宫发的“事实清单”字数不多,内容更少,关键点能绕开的都绕开了。细细一这协议明明是一桩“跨年项目”,可督查手段、执行时间、投资对象、评估机制,统统糊里糊涂。老实讲,这场秀开得再热闹,老百姓心里的梗还在特朗普不是没前科,想反悔能有一百零八种方式。
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里话一放“只要总统不高兴,关税秒升25%。”话说得直白点,就是给日本画个饼,顺便摆一把刀。“今儿你没炒菜我不管,明儿要是没买够米,后天就给你关税加到骨头都疼。”别说企业家,普通日本老百姓听着都得心头一紧。
谈判桌下,日方代表赤泽回国后直接摊牌“实行机制咋整,回头再说。”咋办?这“假性平静”就是那种山雨欲来前的寂静,手上没几张硬牌,谁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真能落地。到头来,大家彼此心里都明镜似的一切皆有变数,小算盘各打各的。
正当大家以为“风平浪静”时,剧情开始大反转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突然放出“美国运营主导权、利润九成归美方”的豪言壮语,瞬间引爆舆论。紧贝森特一句“季度考核,不合格就25%关税”,彻底把气氛炒成爆米花原来这协议就像“过年发红包”,收得痛快,能不能花、怎么花全看美方脸色。
回头一日本承诺的5500亿,压根就是“愿景式投资目标”。什么现有投资,什么软银、新日铁,包括不包括在内全都没说清楚,私营企业爱理不理,政府更像是客串主持人。斯拉西奇一句道破天机几年后,谁还真能把这5500亿掰扯清楚?更何况,特朗普式的交易艺术,反悔、新加条款、附加汇率目标,哪个不是说变就变?
这里伏笔爆发。协议里只字未提的国防开支、汇率目标,其实一直是特朗普谈判桌上反复摩擦的重点。今天可以说“你投钱我减税”,明天可能就“不给我加国防预算,就回旋镖式涨回关税”。明眼人心里映射一个词不确定。这才是真正的风险,没有最狠,只有更狠。
日本方面的尴尬也就浮出水面想以市场换安全,结果安全不保,市场更悬。被逼下场的安倍晋三团队,是继续当“投资冤大头”,还是强硬回击?两手空空靠嘴皮,最后只能寄希望于“届时协商”——而众所周知,届时协商=远期画饼。
短暂的浮华过后,投资大饼的后遗症显现出来。日本企业回过味来新政策下资金流向美国,未来本国投资项目还怎么搞?更致命的特朗普政府是不是只要不顺心,随时把协议条款又加两道紧箍咒?日方代表都说记不清协议里怎么细化操作,分明是现场抓瞎。
眼下,协议貌似执行,实则暗藏危机。美国“季度考核”那叫一个严苛,谁都清楚总统说翻脸就翻脸;投资企业各自盘算利益,不见得都买美国人的账。万一某季度没完成既定目标,真把关税拉到25%,日本市场不只疼——那可真是“出口行业直接跪地”。
分歧之下,日美之间那点子“信任感”也快消磨殆尽。美国嘴上应和着“伙伴”,行动上盯紧利益;日本既想守住市场,又不敢硬刚老大,私下怨气丛生。两国企业、民众、政府,三方各怀鬼胎,齐活一锅烂粥。别的不这5500亿的目标,指不定哪天就成“年度最难完成任务”挂墙头,笑点与槽点齐飞。
这场美日投资大协议,说好听了叫“创新共赢”,说难听了就捏着鼻子画饼。你看着日本在表面上喜气洋洋、枕戈待旦,实际上内心早全是八卦小剧场,生怕自己成了冤大头;美国那边更是乘机打牌,关税、考核全当砝码,钱进来好进不来就吓唬。反正到最后吃亏的,怕还是日本企业和老百姓。你信不信,等几年过去,大家再说起5500亿,还能真把小数点算清?协议里“创新”的是玩法,不是为民众带来的实惠。站在“反方”意思意思,“不用担心,反正砸的不是你家的锅!”但乐观一下,或许哪天日本真盼来美国的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我们也就信了美好童话。
请问各位,这5500亿美元的天文承诺,到底是“日本的投资蓝图”,还是又一出政治烟花?有人相信真正的共赢,就像春晚的小品台词“今年一定发”,有人则担心这不过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盘,让日本做了冤种。你怎么看?要不,咱也拿个计算器,一起掰着手指等三年后看5500亿的账单到底是谁家的真金白银!各路豪杰,评论区等你“神批”。